国际资讯

国际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国际资讯 > 正文

以太坊创始人V神谈加密货币的现状与未来

qg365 2022-09-27 22:50 2948 0


跟风光的去年比拟,比来加密货币圈的情况不是很好。现实上,几乎所有的币种都近乎崩盘了。在那个时候,思惟领袖可以出来阐发原因,预测大势,关于掌握现状和将来无疑大有裨益。比来,以太坊的开创人维塔利克·布特林就承受了采访,谈到了工做量证明与权益证明、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加密货币平安、去中心化治理、以及“创业社会”等议题,值得各人参考。文章来自编译。

在加密货币/区块链圈,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V神)是最出名、最受喜欢的人物之一了——出名是因为以太坊而闻名,他与 Gavin Wood 配合创建的那个区块链平台已成为整个 web3 世界的平台;他之所以最受各人喜欢,因为他显然是个十分伶俐、十分友好的人,他只想做出很酷的工具,而不是棍骗任何人。除了做为加密货币的代言人之一, 布特林还维护着一个有趣的 Twitter 账号以及一个博客,他会在上面就各类主题颁发十分有聪慧的原创评论。

正如我们所说那样,以太坊,那个为加密货币世界大大都智能合约等复杂构造和产物供给动力的平台正在履历划时代的改变。在一个方案在两周内完成的叫做合并(Merge)的过程中,以太坊将验证交易的体例从工做量证明(POW)切换为了权益证明(POS)。此举将让以太坊的能源利用和碳排放显著降低。

在此次采访中,我(Noah Smith,简称N.S.)与布特林(简称V.B.)讨论了工做量证明与权益证明、比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崩盘、加密货币的平安、去中心化治理、以及“创业社会”等议题。

N.S.:呃,我想我们应该先聊一点时事。近几个月来,几乎所有的加密货币都崩盘了。你觉得原因是什么?那会对加密货币/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持久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吗?

V.B.:其实我反而对此次崩盘没有早点到来感应惊讶。一般来说,加密货币的泡沫在打破上一个顶部之后会持续约 6-9 个月,之后很快就会快速下跌。但那一次,牛市持续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各人的心态似乎已经调整到高价是新常态。不断以来,我都晓得牛市毕竟是要完毕的,跌是必然的,只是我不晓得是什么时候。关于加密货币不断存在的最末周期性动态,觉得如今各人曲解得太凶猛了,并且那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当行情上涨时,良多人会说那是新的范式和将来,而当价格下跌时,各人又说它存在底子性缺陷,必定是要失败的。但现实往往会更复杂,老是会介于那两个极端之间。

我确实认为行情下挫关于“提醒”从一起头就存在的问题是有帮忙的。在繁荣期间,不成持续的贸易形式往往能获得胜利,因为一切都在上涨,所以人们能够收配的资金也在增长,通过不竭涌入的新资金能够暂时支持住场面。就像我们在 Terra 那个例子看到的那样,在瓦解期间,那种形式不再有效。在高杠杆和庞氏圈套等极端情况下那一点尤其如斯(2017 年的老玩家应该记得 “BIT-CONNE-EEE-ECT !!!” 编者注:指 BitConnect 在 2018 年 1 月突然封闭,那是加密货币界中最出名的高收益投资庞氏圈套之一),但从更微妙的层面来说也是如斯,好比在牛市期间协议开发就很容易维持,但是当价格狂跌时,新扩张的团队往往在财政上就很难维持下去。我不是说本身有处理那些情况的法子,但就像我往常的建议一样,各人应该记住那个范畴的汗青,用久远的目光去对待事物。

N.S.:言之有理。稍后我想谈点有趣的手艺问题,不外请多讲讲金融方面的工具。关于加密货币傍边交易量和持有量更大的比特币,我们已经看到一种形式的频频呈现,也就是泡沫和分裂老是相当有规律,但每次暴涨的回报百分比都要比上一次低一些。在我看来,那像是一条接纳曲线的走势——跟着持有某些加密货币的公众越来越多,新用户可获得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小。是不是如今已经到了如许一个阶段,也就是比特币的接纳已经饱和,回报率已经下降到黄金的程度?

V.B.:到了将来的中期,加密货币会不变下来,颠簸性将会变得跟黄金或股市差不多,我认为必定是如许的。次要问题是价格会不变在什么程度。在我看来,早期的良多颠簸都与保存的不确定性(existential uncertainty)有关:2011 年,当比特币在六个月内从 31 美圆跌至 2 美圆时,人们确实不晓得比特币是不是只是一时之热,会不会就此崩盘。 2014 年,那种不确定性比之前少了,但仍然存在。然后到了 2017 年之后,那种不确定性转移到它能不克不及获得支流合法性,从而支持更高的价格程度,虽然如今已经是 2022 年,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但大势仍然差不多。

跟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保存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明白。若是到了 2040 年,加密货币已经在若干细分市场扎根的话:例如说代替黄金的价值存储组件,酿成“金融上的 Linux”,一个始末可用的替代金融层,最末酿成一些重要但还没有完全代替支流的重要事物的实正后端的话,那么它在 2042 年消逝或者彻底接收世界的时机就会小良多,个别事务对那种可能性的影响也会小得多。

用数学的体例来表述的话:就是加密货币的价格被限造在一个有界的范畴之内(在零与全球所有财产之间),加密货币只能在此范畴内连结高度颠簸,那种情况将持续很长时间,曲到频频的高买低卖成为一种在数学上几乎必定会获胜的套利战略。

N.S.:还有,比特币的能耗测算表白,那个收集的能耗与比特币的价格亲近相关。但是股票、房地产或黄金却没有那种情况——那些资产都不需要增加能源利用来支持更高的价格。从久远来看,那似乎是一股会压低比特币价格的力量,你觉得呢?

V.B.:凡是我会将比特币的供求曲线的彼此感化与供应若何产生看做是两个独立的问题。难度调整确保了比特币的铸造数量是按进度固定的:目前是每 10 分钟可发掘 6.25 枚,从 2024 年摆布起头讲酿成每 10 分钟 3.125 枚,依此类推。不管总算力或价格若何,那个时间表都是固定的。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协议是把那些代币交给矿工、核心开发人员仍是养兔子的都不妨。所以关于挖矿“支持”了比特币的价值那种理念我是不认同的。

没需要地消耗大量电力的共识系统不只对情况有害,并且还需要每年发行数十万枚 BTC (比特币)或 ETH (以太币)。当然了,最末发行量会降到接近于零,到时候就不再是问题了,但之后比特币得应付另一个问题:若何维持平安......

希望平安有保障也是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驱动力。

N.S.:那我们就谈谈那些平安问题。有良多人似乎认为,若是一种代币被叫做“加密货币”的话,那决定该代币的转账与所有权的协议必需是平安的——必需有谁在什么处所处置好那方面的工作。但是从你上一条答复来看,你似乎更担忧平安性的问题,至少是比特币的平安问题。能不克不及详细解释一下?

V.B.:效率和平安不是孤立的问题。问题始末是那个:你每年每花进来的一美圆能够买到多大的平安性?若是一个系统的平安性太低,你能够用铸造更多加密货币为代价来增加平安性,那时候你已经通过牺牲效率从头获得了平安性。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讨论过此中的一些深条理的经济原因,申明了为什么权益证明能够用不异的成本买到约 20 倍的平安性。根本上,以工做量证明矿工的身份参与,其持续成本和进入成本都是中位数,但以权益证明验证者身份参与,其持续成本较低,但进入成本较高。

事实证明,平安水平仅取决于进入成本,因为那是攻击者策动攻击必需付出的费用。所以,你会希望共识系统的持续成本低一点,但进入成本能够高一些,而那恰是 PoS 的优势。此外,两者在响应攻击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别:若是是 PoW,你只能通过修改 PoW 算法来响应攻击,如许一来所有现有的挖矿硬件就都用不了了,但若是是 PoS 的话,你能够让协议只干掉攻击者的资产,所以攻击者要付出很大代价,但生态系统却能很快恢复。

至于比特币,我的担忧有两个原因。起首,从久远来看,比特币的平安性完端赖费用保障,但比特币没有把手续费收入做到保障数万亿美圆系统所需的程度。如今比特币每天收取的费用约为 300000 美圆,在过去五年其实都没有涨几。在那方面以太坊则要胜利得多,因为以太坊区块链更多是为了撑持利用和应用。

其次,相关于权益证明,工做量证明单元交易费用所供给的平安性要低得多,而比特币换掉工做证明似乎缺乏政治上的可行性。若是比特币市值到达 5 万亿美圆,但攻击那个区块链只需要 50 亿美圆的话,如许一个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当然,若是比特币实的遭到了攻击,我确实希望很快能构成如许一种政治意愿,至少各人愿意转向混合权益证明,但我估计那会是一次痛苦的改变。

N.S.:嗯,你关于权益证明平安成本的观点完全说得过去。比特币的高能耗成本其实就是高平安成本。不外,我们仍是讲谈谈阿谁政治问题,为什么比特币圈不肯承受工做量证明系统的任何替代计划?权益证明那种设法会不会招致权益大的利益相关者修改收集协议,以牺牲小用户为代价来换取本身的优势?工做量证明缔造出一个庞大的矿工阶层,他们有庇护本身收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哪怕那些代表了用户成本会持续不竭,那是不是事实?

V.B.:关于工做量证明存在一些争议。在我看来,最有力的论据是“无成本模仿”(costless simulation)问题。其设法是,在权益证明区块链里,攻击者能够在多年前的某个时候联络代币的所有者,用十分低的价格买下他们旧的私钥(因为那些代币尔后已经被转移到由差别密钥控造的地址),然后操纵那些代币出创建一条差别的区块链,并在隔断的情况下起头分叉,让汗青数据看起来似乎是有效的。一个从零起头接入该收集,只晓得协议规则的节点,将无法区分现实的区块链与攻击者供给的模仿链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在 PoW 的情况下,创建如许一条模仿的替代链需要把等量的工做量证明重做一遍。

在 PoS 里,那是靠添加弱主不雅性阶段(weak subjectivity period)来处理的:节点需要偶然毗连上互联网(例如说每月一次),并且初次同步的节点可能需要询问所信赖的一些来源(未必得是中心化的来源;也能够是伴侣)合法的链是哪个。量押者必需在那段时间内锁定本身的代币,若是有人看到量押者撑持两条彼此抵触的区块链,就能够发一笔交易给对方来“罚没”对方,将其大部门或全数量押金扣除。在那个模子里,那一切都是完全合理的。但 PoW 撑持者对弱主不雅性阶段感应不爽;他们喜好更地道的做法,也就是只需协议规则即可。

关于他们的概念,我的观点是,其实那种地道主义其实不可行。不管如何,你都需要可信来源来供给协议规则,尤其是考虑到你需要软件更新来进步效率或偶然修复错误。并且我不认为地道主义者惧怕的那种攻击有现实的可能:你得说服一大群人,让他们相信每一位说本身看到过的某个比来的区块哈希是错的,而除了攻击者之外之前没人见过的另一个区块哈希才是对的。一旦你起头研究细节,就会发现那似乎行欠亨。

也有人说 PoS 会让权益大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控造协议,但我认为那些概念是完全错误的。他们错误地认为 PoW 和 PoS 是治理机造,但其实二者是共识机造。他们所做的只是帮忙收集在准确的区块链上达成一致。违背协议规则的区块(例如说,若是它试图铸造超出协议规则允许范畴的代币)将不会被收集承受,不管有几矿工或量押者撑持都不可。治理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用户能够自在选择下载什么软件、BIP (比特币改良提议)和 EIP (以太坊改良提议)以及所有的核心开发挪用,协调哪些变动获得提议的权要机构等等那些都是治理。有趣的是,比特币矿工(他们往往是最撑持 PoW的人)对此应该很领会,因为 2017 年的比特币内战已经很好地证了然矿工在治理过程中十分的无力。PoS 的情况完全一样;量押者不选择规则,他们只是施行规则并帮忙交易下订。

可能还有一种论点,就是 PoS 的中心化压力比 PoW 大,因为权益的数字属性令中心化愈加容易,或者因为更优的 PoW 挖矿活动牵扯到操纵本地规模有限的时机获取廉价电力。虽说我认为各人有点强调,但那些绝对是我所担忧的工作。尤其是,今以太坊权益证明目前尚未具备提取 ETH 的才能。那会给参加量押池造造压力,因为若是你量押进池子里面的话,那不管什么时候你想取回资金,你都能够将你的权益卖给其别人,所以在获得活动性方面池化有庞大的合作优势。但是,等明年启用提款功用之后,情况就纷歧样了。

量押目前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同样缺乏提款才能,入池的量押者想换到另一个量押池(或切换到零丁量押)其实不容易,但明年就能够做到。至于挖矿的去中心化,我只是思疑那些高度分离的小规模采矿时机的重要性有没有那么高。挖矿是一项高度工业化的活动,美国以外的大型矿场(约占全球哈希算力的 35% )似乎与列国政府关系亲近,因而将来 PoW 能扛住审查的故事具有高度的偶尔性。高度民主化的早期工做量证明时代是很美妙,对促进加密货币所有权的愈加平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感化,但那是不成持续的,并且如许的日子不会再有。

N.S.:那我们就谈谈治理吧。在我看来,治理似乎不断是区块链手艺傍边最有前途、最有趣的——治理是避开繁琐的企业成立过程,成立活动、临时性的经济合做的潜在手段,尤其是它能够逾越国界。我是科幻小说《彩虹尽头》(Rainbows End)的忠实粉丝,里面提到的大部门经济都是基于那种合做。但现实上,到目前为行,在实现那一点的体例上似乎还存在良多问题——事实上,你曾用一系列的博客文章来攻讦僵化的区块链治理系统,攻讦它们试图将一切人类判断和信赖都剔除掉。你能不克不及简要介绍一下你对区块链应该若何治理的观点?

V.B.:区块链之所以有趣,原因之一是它们与我们熟悉的许多事物具有许多配合的属性,但又与此中的任何一个其实不完全相像。就像企业一样,区块链有你能够购置并希望能升值的代币。但与企业纷歧样的是,区块链不依赖外部权势巨子来处理内部纠纷,那一点与国度更像。区块链就是本身判决的“根”;你以至能够说,它试图成为“主权国度”(当然,区块链并非实正独立于现有民族国度的根底设备,但是,其实大大都民族国度也不是实正独立)。

就像国度所巴望的那样,区块链高度开放、高度通明,任何人都能够验证规则能否得到遵守。区块链往往会催生出看起来像宗教一样的工具,激发跟随者耐久而忠诚的热情,但它们的经济成分要比宗教复杂得多。

无论是从平等主义抱负,仍是从更重要的分叉自在方来看,区块链都像是一个开源软件项目:若是协议的“官方”版本走错了标的目的,被社区一部门人认为违背了核心价值不雅的话,他们停止协调,从平分叉进来然后继续开展本身的区块链,他们还能够在言论法庭上与原版合作区块链的合法性。

但区块链又与开源软件项目不太一样:有数十亿美圆的本钱与区块链利益攸关,分叉出错的成本要高得多。若是分叉的成本太高,正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区块链在治理的感化更像核威慑,而不是治理过程筹算要发作的常规部门。

所有那些都意味着区块链是一个强大的基座,能够用那个基座来承载其他应用的治理逻辑,但它也是一个复杂的事物,自己需要一种新的纷歧样的治理形式。我们已经看到比特币和以太坊均呈现了各类形式的“宪法危机”,最有目共睹的是以太坊的 DAO 分叉以及比特币区块大小之争。在那两种情况下,两边都有部门群体对项目应该表现什么样的价值不雅秉承强烈的差别理念,最末都是用区块链分叉的体例处理。

有趣的是,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回避了正式的治理;没有详细的小我或理事会或投票机造具有决定哪些协议变动成为正式的合法权力。是有个 All Core Devs call(核心开发者全员大会),但即使如斯,关于怎么算反对有效(sufficient objection)的规则也没有明白定义,关于任何实正有争议的工作,核心开发者往往会退后一步,听取社区的定见。

当然,也经常有人会跳出来说,那品种似无政府主义的设想看起来很丑恶,需要替代成更“安妥”的形式化系统。但他们几乎历来都没有胜利过。在我看来,当前那种“无构造的虐政”其实充满了聪慧。尤其是,它很好地捕获到了如许一种设法,即规模相对较小的核心开发团队应该可以独立做出不会实正影响核心愿景的详细手艺决策,但关于类似拯救代币的的硬分叉,或者切换到权益证明如许哲学意义严重的工作,你需要获得的认同要普遍得多。

区块链之上的应用治理是另一种挑战。在此,对应用的“可分叉”水平也存在不合:是像 ENS (以太坊域名办事)一样,若是治理呈现毛病,能够用差别的规则停止分叉并说服所有根底设备迁徙过去,仍是像 DAI不变币一样,因为要依赖在 ETH 等其他资产形式的储蓄金,所以没法在不合错误其他一切停止分叉的情况下平安地对DAI停止分叉?若是应用是可分叉的,那当然好;那种应用能够供给额外的后背计划,并且你希望能够操纵(就像 Hive那样)。若是应用不成分叉,那确实就需要一些可信赖的、完全正规的治理。

关于那一点,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主题都是那个,那就是目前流行的代币驱动的治理手艺(由代币持有者投票)确实已经不可了,我们得转向更好的,尤其是不那么“金融化”的机造。代币驱动的治理形式天然对富人有利,并且从各类持久的体例来看很容易就会瓦解。去年我曾经在一片文章中谈到过一个智能合约的例子,那种智能合约能够用对用户十分友好的体例,让代币持有者主动承受行贿,然后根据更高出价者的体例停止投票:

那会把每一项治理决策都酿成拍卖,招致只要最富有的参与者才有任何发言权。更好情况下,那会招致无情的利润更大化,最坏情况下,那会招致高速榨取,然后项目敏捷瓦解。

关于代币持有者的治理,我首选的替代计划是应该让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理论上那种治理计划应该代表的是人,而不单单是代币。 Optimism 操纵了“公民身份”那个概念来做那件事,也就是把那种身份分配给奉献者和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而且把那种身份成心设置成了不成让渡。但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还在弄清晰该怎么做那件工作才对。

N.S.:我们再多谈谈区块链也答应以促成的人类组织的替代形式吧。你对 Balaji Srinivasan 的《收集国度》(The Network State)的点评我十分喜好,评价十分深入。有没有可能成立以加密货币为构成部门的“创业社会”(startup societies)?到目前为行,你见过任何有希望的测验考试吗?

V.B.:我认为到目前为行那件工作之所以还没发作,原因之一是区块链生态系统与完全态的创业社会之间存在底子区别。区块链生态系统是靠说服良多人少量参与进来,或顶多适中地参与进来,从而在经济上能保存下来。你只需要几个核心开发者,以至他们也纷歧定要做出很大的小我牺牲。他们始末生活在一个“一般”的城市之中,做的工做一般都跟其他的差不多。但反过来,创业社会那个工具的条理要深得多。你需要各人去冒险,搬到一个特定的处所,并且那个处所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的处所,存在很大的缺陷,只能靠社区自己缔造出来的长处来克制。Balaji是对的,让各人去做如许的工作需要有深入的道德叙事。

不外我认为加密货币的道德叙事确实十分深入,在 2009-2014 时代,加密货币是那个生态系统的核心,那时候各人还不晓得加密货币做为一个行业能不克不及保存,通俗的加密货币人几乎都没有线下的加密或没必要社交圈,以至法令问题仍然存疑。各人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把加密货币当做宏大的收集自在主义运动的延续,是 PGP、 BitTorrent 、Tor、阿桑奇、斯诺登等的精神继承者,或者兄弟姐妹,那种强烈的理念阐扬了思惟和道德粘合剂的感化,让人们愿意为那个范畴做出庞大的牺牲,甘愿冒庞大的风险。比来,该行业已经走向成熟,随之而来则是呈现了必然水平的稀释。那种稀释有利于被支流接纳,事实上,新一点的区块链项目往往会以获得大规模接纳为目的,锐意淡化本身的不同凡响。 像 NFT 正在将加密货币的吸引力扩散到远离其原始用户群的群体之中。

但在目前那个时候,那种增长也招致现有的区块链太“瘦”了,没法成为一个好的收集国度。以太坊的用户社区其实是太多了,并且良多社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合(例如说,有“醒觉”的以太坊人,必定也有“反醒觉”的以太坊人,国际不合就更不消说了)。各人在保卫那个区块链的完好性以及运营的问题上,构成了名列前茅的有力共识,正如我们比来看到对阻遏那链长进行审查的工作上,整个社区都是连合一致的,但没有连合到能够构成像国度如许的事物。

此外,到目前为行,锐意成立当地加密货币社区的测验考试效果也很蹩脚。在我看来,问题根本上是因为他们都用某种形式的“低税率”当做次要卖点,固然从小我的角度来看税率低是个不错的益处,但若是你的目的是吸引实正有趣的人的话,那就是个很蹩脚的挑选器。当低税收是吸引他人过来的次要原因时,构成的社区其实就很无聊很差劲了。收集效应的重点在量量,而不单单是数量。我认为目前确实有构成某种创业社会的空间。对一个以特订价值不雅为导向的现实社区的需求很大,如许一个社区能够供给一个建立性地表达那些价值不雅的渠道,而不单单是只要在推特上策动成果为零和的战争,再加上还有逃避美国昂扬的生活成本以及逃离现实的适用主义需求。但是到目前为行我看到的项目都做得欠好。

那个谜底的核心大部门与文化有关。有没有链上地盘注销、智能合约产权以及哈伯格税(Harberger tax,要点是财富所有者自行对财富并估价缴税,并承受他人按估价购置)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我确实认为创业社会应该测验考试一些与我们习惯的判然不同的设法。例如说,我会尽量淡化对特定地盘、房屋以及公寓的绝对所有权的设法,并通过类似城市加密货币之类的工具来强调与社区的经济一致性。但我认为像如许的立异持久价值更大,仅凭那一点其实不足以在短期内吸引到他人。刚起头的时候,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手艺的一致性次要是象征性的,但跟着时间的推移会演酿成更适用的工具。

N.S.:还有一个问题:Balaji 把焦点放在核心领袖对在线创业社会的重要性上,在那篇文章中,你差别意那个观点。做为以太坊的开创人以及“形象代表”,你能否认为本身的角色被媒体和通俗的加密货币喜好者过火强调了?

V.B.:从一起头我就十分希望以太坊可以开展成为我的影响力能够降低的工具,因为有太多优良的人起头生长,表达本身。现实上,我认为在过去两年里不断都是那种情况!2015 年的时候,根本上以太坊 80% 的“研究”都是我做的 ,我以至还写了大量的 Python 代码。到了 2017 年,我的编码工做已经少良多了,但可能 70% 的研究工做仍是我做的。到 2020 年,可能只要三分之一的研究是我做的,写代码已经十分少了。大部门的“高级理论化”工做仍是我来做。但是在过去那两年,哪怕是高级理论化工做的占比也已经渐渐但必定削减了。我们有了良多新的,伟大的以太坊出名人士,好比 Polynya ,他在 L2 层可扩展性方面承担了大量思惟领袖的角色。Flashbots 团队不断负责牵头着整个 MEV 范畴的研究。像 Barry Whitehat 和 Brian Gu 如许的人也已经担负起零常识证明手艺的职责,而最后被聘为研究人员的 Justin 和 Dankrad 也愈发主动承担起思惟领袖的感化。

那些都是功德!我认为公家可能还有点后知后觉,但我希望跟着时间的推移各人能大白那一点。

N.S.:好了,到最初一个问题的时间了,老例子:在做的项目傍边哪一个最让你感应兴奋?

V.B.:我想说,最让我兴奋的不是任何一个项目,而是各类有趣设法最初交融成一个生态系统。在手艺层面上确实如斯,以太坊正在接近合并(译者注:目前合并已完成了),而区块链可扩展性、可用性和隐私性的严重改良都将在此之后很快到来。在社会理念的层面上也是如斯,关于去中心化组织、激进的经济和民主机造、互联网社区等等的许多设法同时也正趋于成熟。

在远离加密货币的科学前沿,生物手艺和人工智能的前进令人惊讶——有人可能会说,也许后者的前进有点太惊人了。我们起头理解 21 世纪的社会和手艺会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正在造做的一块块拼图怎么才气拼成那幅图景。

到 2022 年,觉得加密货币末于能够阐扬感化了;许多支流组织以至政府都把它当做付款和收款的手段,我思疑其他应用很快就会呈现。觉得将来没有那么不确定了,但我们对那一切将若何开展的观点比以前要多了许多。


取消回复发表评论: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